首页 >> 统计信息 >> 正文
 
 
2013年鞍山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通过GDP数据看经济发展走势

2013年是落实十八大召开之后的开局年,也是三经普的普查年,更是深化改革的起步年,如何贯彻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我市经济尽快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GDP各项数据研判的实际意义,增强GDP的走势对我市经济走向的预警功能,是贯彻我市“大统计”工作理念亟需解决的重要一环。

2013年,我市GDP比同期增长8.9%,GDP进入了“8”时代,虽然略低于2012年之前几年的GDP增速,但面对我市处在特殊的历史转型期,站在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之时,如何正确的解读和看待我市8.9%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为我市未来一个阶段的经济走向定下一个合理的基调和预期的关键所在。

一、分析我市的GDP数据,既要看速度,更要看质量

2013年我市的GDP增速虽然略低于全年预期,但我们不能只着眼于表面上的GDP增速这一个单纯的数字,而忽略了这一年以来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和指标的内在质量的提升。深入分析并解读后,不难看出一年以来,我市经济发展的结构不断趋于优化,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益双双稳步提高。

一是我市农业增加值已连续14年正增长,达到131.9亿元,同比增长4.9%,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稳固和加强。

二是规上工业营业利润总额实现165.7亿元,是同期总量的28.8倍,出现井喷式的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和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为1048.5亿元和345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3%和10.7%,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强势增长。其中,更喜人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71.7亿元,同比增长40.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0%,占GDP比重为18.0%,分别比去年提高了9.1和4.2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我市的工业企业的科技含量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

三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099.4亿元,同比增长7.3%,虽然同比增速下降了1个百分点,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我市GDP的比重在稳步攀升,已经达到了41.9%,比同期又提升了0.2个百分点,三产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四是全年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239.2亿元,同比增长2.1%;税收收入为164.4亿元,同比增长4.6%,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五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10.2%,都走高于我市GDP增速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2.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由上年的1.92缩减为1.88,差距在不断减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逐渐展现。

六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4,与同期的102.3基本持平,但是仍低于我市预期目标,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的大环境下,保证了我市的物价平稳。

七是从指标的相互关系来看,我市8.9%的GDP增长,与增长5.4%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6%的工业用电量、增长8.9%的货运量和比年初增长16.2亿元的银行中长期贷款是相匹配的。

二、分析我市的GDP数据,既要看自己,更要看外围

从全省GDP增速来看,2013年我市的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我市2013年8.9%的GDP增速与朝阳相同,并列排名第8位;一产和二产增加值的增速分别为4.9%和10.3%,在全省排名中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4位,几项在全省的位次排名都是近三年来的新高。

从全省各市的三产结构比来看,相比全国2013年的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占比,我市三产结构比为5.0:53.1:41.9,从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客观因素和鞍山的城市类型来看,取得这样的结构调整的成果,实属难能可贵。再从全省来看,我市是全省仅有的3个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40%的城市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沈阳市和大连市),从中可以看出我市发展第三产业的潜力与决心。

从全省44个县域经济来看,我市除了岫岩县GDP增速仅为5.8%,排名下降到了全省第42名以外,海城市和台安县的GDP增速都保持了接近10%的高增长,分别比全省平均增速的9.4%高出0.5和0.4个百分点。从总的位次上看,我市县域增速位于全省第8位,与年初相比提升1位。

从全省56个城区经济来看,城区(老口径)GDP增长8.6%,为全年首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铁东区、铁西区高于全省城区平均增速0.3和0.2个百分点,立山区、千山区低于全省城区平均增速0.6和0.3个百分点。从总的位次上看,我市四城区增速位于全省第8位,与年初相比提升2位。

三、研判我市的经济发展,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

2013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经济企稳复苏年,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出台量化宽松等经济刺激性政策提振经济之后,全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恢复性的回暖迹象。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依然在高位,经济复苏的基础依旧脆弱,投资动力依然不足。从国内看,一年来,各省市的增长动力也在普遍减弱,经济增速也明显低于预期,而我市作为全国知名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样也处于国内经济转型期的浪潮中,钢铁等产能过剩矛盾还是客观存在的,能耗问题依旧突出,但从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我市经济走势是向好的。

从全年四个季度的走势来看,一是我市GDP增速呈现先低后高再回调的走势。2013年我市四个季度GDP累计增速分别为8.7%、8.8%、9.1%和8.9%,增速在三季度达到全年最高点后,由于我市为夯实数据的主动回调,四季度又回调了0.2个百分点,全年走势平稳;二是我市规上工业用电量稳步上行。全市工业用电量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2.4%、2.2%、5.1%和5.6%,二季度虽稍有波动,但总体走势上行趋势良好;三是我市服务业稳步发展,贡献有所提高。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四个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6.1%、6.3%、6.3%和7.3%,增速呈现稳步发展的运行走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7%,高于同期5.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我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和贡献状况有所改善;四是国地税税收收入实现正增长。我市全年国地税税收收入合计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5.0%、-1.1%、3.2%和2.0%,虽然四季度的增长势头有所减弱,但是已从年初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说明我市的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全年在国家没有出台大的刺激性政策的前提下,我市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增长,全年我市GDP增速在国家的7.7%和省的8.7%平均增速线以上,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对我市上下一年来不懈努力的最好诠释。

四、研判我市的经济发展,既要看表象,更要看规律

现阶段我市的GDP增长已经不可能再复制前几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模式,这不仅符合国家产能调整大战略的政策环境,也符合我市的要素供给与生产、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我市工业高速成长一段时期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更符合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所以作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关键年的2013年,从国家、省的各方面政策要求来看,经济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年份,透过数字的表象,折射出我市经济发展的许多个性的阶段性特征,具体的变化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的五个方面:

1.在发展理念上要以人为本。转变了唯GDP论的观念,让“发展为民”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宗旨,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转变发展和执政理念,让全市人民都能分享到鞍山这座城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成果,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万元,同比分别上涨了10.2%和12.6%,并且这两项关系到我市民生的数据已连续三年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态势。

2.在发展方式上要质效同升。转变了从粗犷式到集约式的发展轨道,而我市现在更加注重的则是优化全市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单纯产能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3.在发展结构上要多元升级。转变了依托单一产业打天下的畸形发展模式,在稳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之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大力度改善我市各行业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的城镇化建设,让我市的经济发展更趋于多元化,我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53.2%下降到2013年的53.1%;而我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由2012年的41.7%增长为2013年的41.9%,呈现稳步增长的走势,显示出我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工作初见成效,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4.在发展动力上要内核驱动。转变了以投资为主导拉动GDP高速增长的模式,从传统上地方政府靠土地红利、能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手段,转而更加注重企业科技技术创新、生产流程和新产品的研发等一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用产业集群来拉动行业经济。2013年在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1%的情况下,非税收入则同比下降了3.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趋于合理;同时2013年我市新成立了18个开发园区,新的园区经济发展模式也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市的经济发展道路更加多元化、可持续化。

5.在发展速度上要客观务实。GDP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已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概念,同样,GDP增速也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发展区间,我们要正确的看待“8”时代的意义,这是对客观发展规律的尊重,对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经济发展道路的追求,透过我市经济放缓的表象,我们更多着眼的是“8”时代背后提质增效契机的本质,去勇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浪潮的冲击和考验。

五、思考我市的经济走向,既要看节点,更要看导向

1.我市国民经济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向好态势。我市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858.4亿元,同比增长13.2%,保证了我市GDP的稳步增长;全年的商品房销售额为366.5亿元,同比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800.1亿元,同比增长13.7%,显示出了我市消费市场的活跃;而在引进域外资金上来看,全年累计总额为1248.0亿元,同比有20.0%的高速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13.8亿美元,同比增长8.5%,反映出我市投资营商环境的逐步改善,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和外商的来鞍落户;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全年累计1546.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52.7亿元,为我市未来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2.我市在沈阳经济区中发挥独具特色的自身优势。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在明确沈阳作为沈阳经济区单核中心城市的基础上,鞍山作为沈阳经济区内的第二大城市,利用自身区位优势,通过对自身准确的分析和定位,鞍山具有建设经济区次中心城市所需的经济发展优势,未来以配角身份展开与沈阳经济区内城市的交流合作,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接续产业,以集约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延长工业产品的链条,并增强与相邻城市的产业联动和互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013年我市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47.1%、工业用电量为215.1亿千瓦时,在沈阳经济区内均排名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0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858.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为239.2亿元和323.7亿元,均低于沈阳,但明显高于其它各市,排名第二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13.8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7万元和1.4万元,均排在第三位。从各项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来看,鞍山在沈阳经济区中都名列前茅,从中不难看出我市在沈阳经济区中的自身特殊优势和巨大的潜能。

六、思考我市的经济走向,既要看现在,更要看未来

1.要让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同行并进。2013年,我市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1.1%、91.0%和-12.1%;对GDP的拉动率分别为1.9%、8.1%和-1.1%;增速分别为5.6%、13.1%和-21.0%。从中可以看出现在我市还是以投资为主导拉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而消费拉动我市经济的力度有限,出口受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影响更是处于弱势。

从我市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驾马车”消费来看,由于国家调结构、稳增长的主动调控政策将延续,而外围经济形势依旧低迷,所以消费就成为了我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因此我市未来要以拉动消费为重点,推进相关政策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2013年我市现代服务业总量为343.0亿元,增速为7.2%,占服务业的比重为31.2%,占GDP比重为13.1%;生产性服务业总量为516.0亿元,增速为7.1%,占服务业的比重为47.0%,占GDP的比重为19.7%,无论从总量上、增速上和总量占比上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这将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因为这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成败所在,也是未来我市经济改革的重心点。

从我市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二驾马车”投资来看,2013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858.4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显示投资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减弱,也是主动调控的必然结果,未来在保证求稳的基础上更多的利用市场经济作为引导。

从我市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三驾马车”出口来看,虽然在出口总额上达到了27.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6%,但是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增速依然在下滑,我市出口方面受到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市场的不景气以及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钢铁深加工等产品出口疲软,但同时应看到我市出口这驾马车的巨大发展潜力,这就需要我市的出口型企业加大科技体系投入,加快产品研发流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自主品牌,让我市出口的这驾马车疾奔飞驰。

2.要把“稳中求进、稳中增效、稳中有为”作为我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稳”是指我市未来经济发展速度的“红线”,我们要保住这条经济发展的下线,而受调结构、转方式的主动下调我市GDP增速的影响,显然两位数的经济发展的这条上线也是很难实现,这样的两条“上下线”就形成了一个未来我市经济发展的运行区间,我市经济发展运行情况只要在此区间内,就是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而“求进、增效、有为”都是在指同一个目的,就是我市要在这个特殊的转型期,经济运行在求稳、保稳的这个合理的发展区间内,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有所进展、有所效益、有所作为,这是我市未来发展经济的目的,也是我们未来努力工作的方向。

 

 

 

附件
相关文档
辽宁省鞍山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