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计信息 >> 正文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工业转型

当今,科技创新已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地区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才能创造发展新兴产业。鞍山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城市,科技创新还没有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推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鞍山经济发展的“瓶颈”。依靠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平稳、持续、高效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阐述鞍山工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一、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

科技创新所带来的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对工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科技创新能力将成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源泉。目前工业企业中科技创新主要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体现着“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风险、高势能”的发展优势。

(一)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工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1.高新技术产业生产销售大幅增长,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提升。2013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1.7亿元,同比增长4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为45%,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78.8亿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24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6%和42.5%。表明高新技术产业自身蕴含的高效益、高附加值、高产出的特点已经显示出来,释放出高速发展的信号。

2.新材料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全市已逐渐形成新材料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其中新材料技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2013年在全市408户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新材料领域企业230户,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企业78户。新材料领域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55.5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76.6%,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371.7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78.8%;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17.8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8.5%,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37.6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的8%。

3.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内资企业发展更快。从登记注册类型看,2013年内资企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远好于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内资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206.9亿元,同比增长42.8%,占全市的96.6%,其中私营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598.9亿元,占内资企业的49.6%;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26.4亿元,同比下降24.5%;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49.5%。外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1.企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R&D(科学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7476人,同比增长86.2%,以投入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2436人年,同比增长2.9%。R&D人员的增加为全市科研提供了人才保障,大大促进了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成果产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开发项目637项,同比增长11%;完成新产品产值189.8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87.7亿元,同比增长8%;新产品销售率为98.9%,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2.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3年全市工业用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不断上升,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61.7亿元,同比增长5.9%,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81%。其中R&D经费内部支出为39亿元,同比增长21.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即R&D投入强度)为1.15%,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两个行业。全年这两个行业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23.6亿元和5.6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分别为60.6%和14.3%。

全市规上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分行业占比情况表

排名

行业

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

占比(%)

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36274

60.5

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961

14.3

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2629

5.8

4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10162

2.6

5

专用设备制造业

8455

2.2

6

通用设备制造业

8393

2.1

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837

1.5

8

金属制品业

5584

1.4

9

农副食品加工业

5412

1.4

1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4589

1.2

3.大中型企业是工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依托。2013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拥有R&D项目282项,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57.9%;R&D经费内部支出为31.8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81.5%;R&D投入强度(指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2.1%,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458项,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71.7%,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41.9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90%,新产品产销率98.7%,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

http://www.ntwfwx.com/jjxsbg/2010/tjfx-66_clip_image003.gif

二、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主要问题

科学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企业的生命力,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但鞍山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方面与省内各市相比还存在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

1.政府资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科技投入的资金不仅可以起引导作用,往往还发挥着“点石成金”的效果,是实现地区科技发展目标的最重要、最稳定、最集中的资金来源。从资金来源看,201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占比分别为2.3%、94.5%、0.1%和3.1%,其中政府资金投入R&D经费内部支出仅为0.89亿元,占R&D经费内部支出比重低于全省5.5个百分点,政府资金占比在全省十四个市中排名11位,分别低于沈阳和大连20和3.3个百分点。相对而言,政府资金投入偏少、比例偏低,带动力不足。提高政府R&D经费投入将是今后鞍山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http://www.ntwfwx.com/jjxsbg/2010/tjfx-66_clip_image005.gif

2.高端技术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匮乏。走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必须以人才为基础。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尤其是高层次和领军人才,但目前高端人才缺乏已成为阻碍全市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为7476人,仅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的2.3%,人才资源匮乏制约了全市科技创新的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机构人员有1733人,其中博士学历86人、硕士学历234人,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端技术创新人才仅占全部机构人员的18.5%。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不足以承担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任务。

3.产、学、研结合度偏低。产学研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最重要途径,研发成果只有被推向市场,才能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对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科技经费支出为3194万元,仅占科技经费支出总额的0.8%,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全年立项经费10万元以上的科技项目共409项,其中与高等院校及独立研究所合作的只有51项,仅占项目总量的12.5%。目前产学研结合度偏低主要受制于高等院校数量偏少,全市专科以上高等院校仅有2所,远低于沈阳、大连。近几年,本溪、营口、葫芦岛等市积极向省内外高等院校抛出橄榄枝,已使高校数量不断增加。

http://www.ntwfwx.com/jjxsbg/2010/tjfx-66_clip_image007.gif

4.高新技术支柱行业少,没有形成完善合理的产业链结构。2013年全市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08户,高新技术产业过于集中在新材料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所占比重超过85%,支柱行业较少,一旦这些行业出现波动,将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生较大影响。而在新能源、高效节能、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缺少核心企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还没有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在各个行业全面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对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鞍山这种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维持了三十多年,这种低端不可持续的发展所带来的后果日益显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迫在眉睫。科技创新将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是今后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依靠。

1.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构筑科技创新人才聚集高地。科技创新发展,人才是核心、是关键。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引进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的实施意见,实施“千人兴业”计划,计划用十年时间,每年引进培养百名科学技术类和经营管理类高端科技人才。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起双边、多边协作机制,积极发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招才引智工作,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以事业引人才,以环境引人才,以项目引人才,并做到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发展培养更多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掌握关键技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复合型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2.加大政府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力度。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政府是桥梁、是助推器。政府应着重通过改善创新环境、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一是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实施意见,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抵扣等政策的宣传、培训、贯彻力度,加强与税务部门、科技部门的协调沟通,加大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二是改善融资环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和信贷风险担保体系。引进各种融资模式,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共同基金,引导创新风险投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大力推进品牌培育和专利、技术标准战略。鼓励申请国家专利和开发专利产品,支持企业争创品牌和开展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群体。

3.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坚持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之路,构建协同创新有效机制。未来鞍山应积极提供各项办学优惠政策,引进省内外高等院校在鞍山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要向高校求项目、求人才、求合作,引进高校创新力量,促进高校重大科技成果在鞍山转化,推动高校、实验室来鞍山设立创新平台和分室,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扶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企业科技园区,建立科研设施开放共享运行机制,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为各类主体提供创新支持服务。大力引进科技咨询、科技会展、研发设计、检测检验等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科技服务业,为技术转移提供平台支撑,逐步把鞍山打造成为企业创新活跃、创新服务业发展较快的创新资源聚集区。

4.融入区域经济,推进科技创新联合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走区域整合的道路在当今中国已是大势所趋,充分利用鞍山在沈阳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着眼于全市产业发展短板和薄弱产业,与沈阳、大连等城市对接,共同实施战略合作,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倡导科学技术内外兼顾,支持和引导大型企业加强科技投入强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再创新,尽快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

 

 

 

附件
相关文档
辽宁省鞍山市统计局